在現(xiàn)代工業(yè)中,機器人定位技術已經慢慢滲透各種領域了,那么,你知道機器人視覺定位系統(tǒng)是什么嗎?
1、視覺定位導航
主要借助視覺傳感器完成,機器人借助單目、雙目攝像頭、深度攝像機、視頻信號數(shù)字化設備或基于DSP的快速信號處理器等其他外部設備獲取圖像,然后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光學處理,將采集到的圖像信息進行壓縮,反饋到由神經網絡和統(tǒng)計學方法構成的學習子系統(tǒng),然后由子系統(tǒng)將采集到的圖像信息與機器人的實際位置聯(lián)系起來,完成定位。
2、紅外線定位導航
紅外線定位導航的原理是紅外線IR標識發(fā)射調制的紅外射線,通過安裝在室內的光學傳感器接收進行定位。
優(yōu)點:
遠距離測量,在無反光板和反射率低的情況下能測量較遠的距離;
有同步輸入端,可多個傳感器同步測量;
測量范圍廣,響應時間短;
缺點:
檢測的最小距離太大;
紅外線測距儀受環(huán)境的干擾較大,對于近似黑體、透明的物體無法檢測距離,只適合短距離傳播;
有其他遮擋物的時候無法正常工作,需要每個房間、走廊安裝接收天線,鋪設導軌,造價比較高。
輔助生產指的是利用視覺技術給機器人提供動作執(zhí)行依據(jù),目前廣泛應用的是基于單目視覺的二維定位技術。
但是由于大部分可用二維視覺定位的生產工位都可以用機械定位的方式去代替,其成本和復雜程度都比視覺定位要簡單,只有極少數(shù)場合才不得不用視覺定位。
在機器人生產過程中,大多數(shù)需要定位的情況都是需要給出三維坐標的,也就是說被測對象相對于機器人的位置是不確定的。但是此類定位需求,技術門檻較高,盡管有此類技術,但是并沒有被廣泛應用。
機器人視覺系統(tǒng)組成及定位算法
機器人研究的核心就是:導航定位、路徑規(guī)劃、避障、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有幾種,不關心,只關心視覺的。視覺技術用到“眼睛”可以分為:單目,雙目,多目、RGB-D,后三種可以使圖像有深度,這些眼睛亦可稱為VO(視覺里程計:單目or立體),維基百科給出的介紹:在機器人和計算機視覺問題中,視覺里程計就是一個通過分析處理相關圖像序列來確定機器人的位置和姿態(tài)。
當今,由于數(shù)字圖像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攝像機作為全自主用移動機器人的感知傳感器。這主要是因為原來的超聲或紅外傳感器感知信息量有限,魯棒性差,而視覺系統(tǒng)則可以彌補這些缺點。而現(xiàn)實世界是三維的,而投射于攝像鏡頭(CCD/CMOS)上的圖像則是二維的,視覺處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從感知到的二維圖像中提取有關的三維世界信息。
機器人定位技術其實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它不僅僅是目前常見的二維坐標、三維坐標定位。機器人定位實際上是通過其他傳感器給機器人執(zhí)行動作提供判斷依據(jù),其中以視覺傳感器(誰讓圖像是所有傳感器提供的信號中包含信息量最大的載體呢)為主。
如果您的工業(yè)中,需要用到機器人定位技術,那么請給我們盈泰德一次溝通的機會,我們會全力以赴給你一份滿意的解決方案!